
2025裝潢費用全解析!裝潢預算這樣抓,省錢又安心!
2025裝潢費用全解析!裝潢預算這樣抓,省錢又安心!
好不容易買下了心目中理想的房屋,屋主要面對的下一個關卡便是裝潢費用!本篇針對新手屋主們常會遇到的裝潢預算問題,拆解各個項目,讓屋主都能好好評估自己的裝潢預算,找出價格合理又能讓自己住的舒適的的方案,避免因預算規劃不當而影響入住體驗,讓裝潢過程更加順利無憂!
裝潢費用怎麼抓?包含哪些項目?
通常裝潢費用主要分成四個項目,即空間設計、基礎工程、硬體裝潢工程、家電軟裝。雖然除了以上這幾個裝潢項目外,更細分可能還會有諮詢費用、丈量費用、提案費用等,各設計公司規定有所不同。
有些室內設計公司會將諮詢費與丈量費包裝成配套方案,例如必須預先支付丈量費,但正式簽約後可全額折抵。
裝潢費用一:空間設計(5%-15%)
設計師一開始會與屋主討論屋子的現況,根據屋主的居住需求及裝潢費用去設計理想的生活樣貌,像是風格設計、動線規劃、收納需求、家具佈局、功能分區、照明與色彩搭配、空間細節與質感,以及其他特殊需求。
除了基本水電、平面、燈具、地坪、天花、立面,我們也提供透視圖的服務,這樣更能傳達我們設計裝潢空間的氣氛與感受。
裝潢費用二:基礎工程(30%-40%)
基礎工程費用就是大家常說的天地壁、水電工程、拆除費用等項目。這些工作直接影響到後續裝潢施工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打好基礎工程就像是建築的根基,只有基礎穩固,才能確保整個裝潢效果的品質,讓日後的居住更安心、耐用。
天地壁:包含天花板、牆面、地板。天花板結構的安裝、表面找平與處理。牆面基本塗裝及粉刷施工。地板則涵蓋找平、鋪設瓷磚、木地板、石材或其他地面材料。
水電工程:確保房屋管路的給排水系統,冷熱水管道鋪設,包括廚房、浴室、洗手台、及其他固定設備的水管安裝。衛浴、廚房等區域的防水層施工與密封處理,確保安全與耐用。
電氣方面包含電線與電纜的鋪設、插座、開關、照明電路的規劃與安裝,預留網路、電話、電視等線路的管道佈置皆屬此類。
拆除&垃圾清運:如果在規劃基礎工程的時候有包含拆除原本裝潢或者牆壁的項目,則會產生相關垃圾清運的費用。
裝潢費用三:硬體裝潢(20%~40%)
各個區域空間的硬體裝潢,包含木工、系統櫃、固定門、玻璃隔斷、收納門等的安裝與施工,其他固定式、內嵌式的定制家具或儲物設施。例如訂製的特殊造型、櫃體、硬件屏風等。
裝潢費用四:家電軟裝(10%-20%)
家電軟裝費用涵蓋的是提升居住品質與美感的部分,主要包括家具、家電、窗簾、軟裝飾品及其他生活配件。沙發、餐桌、床具、櫃子及各種家電產品,如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等皆屬此類。
軟裝的部分包含窗簾、地毯、抱枕、壁畫、掛飾、燈具等軟裝配件,用來打造層次感和氛圍,賦予空間獨特的情調。
這部分要注意的是,在跟室內設計公司接洽時,最好先確認給出的裝潢預算有沒有包含家電軟裝,避免溝通不良,事後成品不如預期。
新成屋裝潢費用
以新成屋來說,建築狀況良好,結構、水電管線和防水層通常無需大幅翻修,因此不需要花費額外成本在基礎整理或修繕上,也可沿用建商附贈的部分家具,裝潢費用的重點通常放在風格設計、家具軟裝、機能調整等部分。
這也是許多買房的年輕人寧願選擇距離工作地點較遠的新成屋或新古屋主要原因,因為許多超過30、40年的中古屋和老屋在基礎工程的翻修上就要占掉上大筆裝潢預算,而基礎工程關乎房屋的安全與耐用性,老屋更需注意水電翻新,否則日後維修成本更高,不可不慎。
老屋裝潢費用
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較高,主要是因為結構老化、水電管線過時、浴室防水層可能失效,或是布滿壁癌,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工程,如管線重拉、牆面修補、防水施工等。
此外,舊有裝潢往往需要拆除而產生垃圾清運費用,增加額外成本。相比新成屋,老屋翻修的隱藏問題較多,施工難度也更高,因此整體裝潢費用會明顯提升。
裝潢費用與屋齡關係
屋齡 | 主要裝潢需求 | 裝潢費用比例 | 20坪裝潢費用 |
0-5 年(新成屋) | 風格設計、美化、軟裝搭配 | 低(3萬~6萬元) | 60萬~120萬 |
6-20 年(新古屋~中古屋) | 局部翻修、水電更新、基礎整修 | 中(5萬~9萬元) | 100萬~180萬 |
21 年以上(老屋) | 全面翻新、結構補強、水電重拉 | 高(8萬~15萬元) | 160萬~300萬+ |
裝潢費用為何有落差?影響因素有哪些?
裝潢費用範圍大,主要受到「材料選擇、品牌差異、施工難度、客製化程度」等因素影響。
例如天花板方面選擇簡單的平面天花板費用會較便宜,如果想要有間接照明光源,或者其他木作造型,裝潢費用就跟著水漲船高。
同樣是木地板,實木地板費用 > 海島型木地板 > 超耐磨地板 > SPC石塑地板。以超耐磨木地板來說,想要便宜一點可選擇國產品牌,如追求更多花色或者真實質感,可往進口品牌挑選。
牆面材質也分成一般乳膠漆、特殊塗料塗層、天然石材牆面等不同選擇,越是高檔的建材,所需的裝潢費用就越高。許多看似簡約質感的裝潢,其實都來自於高級塗料、細緻工法或精選建材的堆疊。
不同設計風格的裝潢費用
每個業主對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屋子都會有所想像,以下盤點常見的幾個風格在裝潢上的所需預算費用大致落在哪個定位,以20坪的空間來計算總體設計費用,讓業主更了解何種裝潢風格更適合自己的預算。
簡約風裝潢費用
💰 費用範圍:80-160萬
簡約風裝潢不強調複雜裝飾,大部分使用白色牆面、簡單地板、乾淨俐落的收納設計,因此施工成本低。
櫃體可用系統櫃取代木作,大量選用標準化系統櫃,價格較客製木工便宜。軟裝主導空間氛圍,透過窗簾、燈光、家具決定風格,不需要過多結構改造或裝飾,符合現代人追求簡單、無壓力的生活風格。
工業風裝潢費用
💰 費用範圍:90-180萬
工業風裝潢的牆面與天花板多採用水泥牆、裸露磚牆,省去傳統油漆與壁紙的裝飾成本。家具與收納靈活,工業風強調開放式層架與鐵件家具,選用回收木材或DIY家具,甚至二手家具物品,可降低成本。
常見工業風在裝潢上有管線外露的情形,這樣反而省工,不像其他風格需要包覆管線,反而能節省泥作與天花板裝潢費用。
工業風花費較多的地方在於各式金屬、鐵件的運用,若需要定製櫃體,裝潢費用會顯著上升。
日式風裝潢費用
💰 費用範圍:100-200萬
日式風裝潢在木作櫃體的需求量較高,如拉門、隱藏式櫃體。若有規劃和室、榻榻米則裝潢費用會顯著上漲。玄關設計常使用的木柵屏風也需要木工訂做,因此日式風裝潢看起來雖不繁複,但實際費用卻沒有想像中的低廉。其餘軟裝部分則較為簡單。
但如果是日式禪風,裝潢費用就比一般的日式風格高出許多(約200-350 萬),主要在於日式禪風講究「空」的美學,為了呈現自然、留白的美感設計,需要用高級建材與特殊光影設計來營造空間質感,無法透過普通家具與軟裝來達成,整體施工成本更高。
例如日式禪風會使用到大理石、火山岩板等石材來提升質感。壁面的裝潢也時常用清水模等需要繁複工法的泥作,對裝潢細節要求更高。
北歐風裝潢費用
💰 費用範圍:100-200萬

跟其他裝潢風格比起來,北歐風比較不需要大量木作,牆面只需要使用白色乳膠漆簡單粉刷,不需特殊塗層。地板多使用超耐磨木地板,櫃體也可多選擇系統櫃,需要實木木作的部分較少。所以追求預算精簡的業主,通常北歐風跟簡約風是一個良好的選擇。
北歐風的核心不在硬件裝潢,而在於家具與軟裝,這讓屋主有很大的預算彈性。例如可以選擇平價家具(IKEA、Muji、H&M Home),燈具、窗簾、抱枕等軟裝決定風格,這些項目可以逐步添購,不影響前期裝潢成本。
美式風裝潢費用
💰 費用範圍:140-260萬
美式風或鄉村風乍看之下較粗框,但裝潢費用卻一點也不低。美式風設計需要大量木作與裝飾,如牆面線板、木百葉窗、石膏線條、護牆板等,木作裝潢費用高。
天花板設計常搭配仿壁爐造型、雕花木梁等,使得裝潢施工成本上升。木地板部分,多使用人字拼法,費用上也較普通的直鋪拼法來的高。
要呈現美式裝潢風格的家具通常體積大、單價高,如大型沙發、餐桌、實木書櫃等,選擇歐美進口品牌更會提升預算。
侘寂風裝潢費用
💰 費用範圍:160-300+萬

侘寂風(Wabi-Sabi)是近年來非常受歡迎的設計風格,但與北歐風、日式風相比,侘寂風的裝潢費用明顯較高。原因在於侘寂風的特殊塗層需要人工批土多層施工,且比一般乳膠漆貴約 2-5 倍,例如仿清水模、灰泥、珪藻土、礦物塗料、火山灰等手工泥作。
在家具部分,許多木作櫃體、木門都需做 「仿舊處理」,如木材刷白、打磨、上蠟等,這些手工工序提升成本。另外侘寂風的家具風格講求 「時間感、歲月痕跡」,因此多選擇老件家具、仿舊家具,時常需要客製化。
部分高端侘寂風還會選用 日本進口家具 或 復古古董家具,整體裝潢價格更高。
裝潢費用太高怎麼辦?怎麼做才能節省預算呢?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潦倒!有時候裝潢預算就是跟不上心中規劃的藍圖,這可怎麼辦呢?別擔心,盤點以下幾招,教你如何在理想與預算中取得最佳平衡。
(一)避免打牆,更動格局
在裝潢時,大幅度更動格局或拆除既有牆面,不僅會增加拆除與垃圾清運費用,還可能牽涉到水電管線的重新配置,進一步拉高施工成本。
如果不是必要的結構調整,建議保留原有格局,因此在一開始看屋時,非自己中意的格局不買,能節省後續費用。
如果原有格局合適,就可以透過家具擺設、收納規劃與燈光設計來優化空間動線,既能省下一筆打牆與重建的費用,也能縮短施工時間,提高裝潢效率。
(二)以系統櫃取代木作
系統櫃材質標準化,適合做衣櫃、廚房櫥櫃、收納櫃,避免現場手工製作的高工資,而且比木工訂製便宜 30-50%。
手工木作較適合不規則形狀、特別造型的設計,例如牆面、天花板圓弧導角,格柵形的櫃門或者屏風。
(三)多運用現成家具
與第二點相似,很多裝潢費用項目皆是來自木工訂製的櫃體,因此如果房屋本身格局不差,減少特殊的木工裝潢,多用現成家具替代,且現成家具可隨需求更換,也能隨時移動,不受固定櫃體限制。對於某些喜歡時常更動家中擺設的業主,現成家具不失為一個良好選擇。
(四)以開放式層架取代牆面櫃體
收納設計上,減少「全牆櫃體」,改用 開放式層板+局部封閉櫃,視覺上更輕盈,也更省成本。
廚房可使用開放式吊架取代吊櫃,減少櫃體費用,並增加收納便利性。
(五)以礦物特殊塗料取代傳統清水模
雖然某些進口特殊塗料所需費用較高,但仍是比傳統清水模來得便宜,許多施工後可呈現自然的「雲霧紋路」,接近真正清水模的視覺效果。
此外,也有清水模紋理水泥板、水泥紋理壁紙可選擇。若很喜歡傳統清水模散發出來的質感,可以選用這些材質取代真正的清水模工法,降低裝潢費用。
(六)施工項目減少,保留可日後升級的空間
當裝潢預算有限時,不必急於一步到位,可以先採取輕裝修的方式,確保空間的基礎工程穩固,未來再逐步完善風格細節。
優先完成必要的裝潢項目,如牆面、地板、水電等,其餘部分則透過家具、燈光、軟裝來營造氛圍,既能減少初期的裝潢支出,也能保留彈性,讓居家風格隨著需求逐步調整。
家具、家電可分階段添購,讓空間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累積溫度,對許多人而言,這樣的打造過程更具樂趣與個人風格。
簡單描述以上裝潢費用後,是否對各項裝潢細節更了解了呢?如果你對裝潢流程還不太熟悉,或是不確定該從哪裡開始,我們的室內設計服務流程可以幫助你更了解確切的服務項目。從初步諮詢、空間丈量、設計規劃,到施工執行與完工驗收,我們提供完整的服務,確保你的理想空間得以實現。